守护眼健康:湿房镜助力战胜暴露性角膜炎

来源: | 作者:悦家 | 发布时间: 2025-08-05 | 30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眼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暴露性角膜炎作为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一款在治疗暴露性角膜炎方面表现出色的 “神器” —— 湿房镜。

一、认识暴露性角膜炎

暴露性角膜炎主要是由于睑裂闭合不全,致使角膜暴露和瞬目运动障碍,泪液无法正常滋润角膜,进而引发角膜上皮损伤。患者常常会遭受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一系列不适症状的折磨。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暂时性和永久性睑裂缝合手术,联合使用天然泪液、抗生素眼液及眼膏等药物。然而,手术治疗意味着患者要承受手术创伤、拆线痛苦,还可能影响视功能和外观,加重眼睑瘢痕。单纯药物治疗对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又存在局限性,且可能引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二、湿房镜的诞生与原理

湿房镜的出现,为暴露性角膜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通过构建一个相对密闭的湿房环境,有效减少泪液蒸发和外界刺激,为角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护空间。尤其对于那些眼睑闭合不全、暂时无法立即进行眼睑整形手术的患者来说,湿房镜可以显著减少角膜暴露时间,为后续的二期整形手术创造有利时机。

三、临床研究的有力佐证

一项针对 60 例暴露性角膜炎患者的前瞻性研究,生动展现了湿房镜的卓越疗效。研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或联合手术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湿房镜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愈率高达 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 73.33%,这一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

在角膜情况和泪膜稳定性方面,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多个关键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体来看,泪膜破裂时间(BUT)研究组为(13.62±3.14)秒,对照组为(11.62±2.68)秒;泪河高度(TMH)研究组为(0.24±0.05)毫米,对照组为(0.19±0.04)毫米;泪膜脂质层厚度(LLT)研究组为(58.16±7.72)纳米,对照组为(53.81±7.63)纳米;角膜曲率差值研究组为(1.38±0.51D,对照组为(0.52±0.23D;膜角厚度差值研究组为(7.18±1.69)微米,对照组为(6.33±1.32)微米,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四、患者与医护人员的双重福音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湿房镜的佩戴操作简便,外观与普通框架眼镜相似,轻巧舒适,没有任何特殊的技术要求。相较于传统的盐水纱布或凡纱,患者无需频繁更换纱布来维持湿房环境,也无需过于担心无菌观念问题,且外观更加美观,还可反复使用,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使用体验和依从性。

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湿房镜为患者营造了一个相对恒定的湿房环境,保护了眼周环境。在联合局部眼液治疗时,能够事半功倍地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减轻了护理负担,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

 

湿房镜在暴露性角膜炎治疗领域无疑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它不仅促进了角膜上皮的愈合,提高了治愈率和泪膜稳定性,还避免了传统手术治疗带来的诸多痛苦和创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湿房镜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更多暴露性角膜炎患者带来清晰、舒适的视界,守护人们的明亮双眸。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受暴露性角膜炎困扰,不妨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湿房镜是否适合您,开启眼健康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赵燕,李东,张建勇,.功能性湿房镜对暴露性角膜炎角膜及泪膜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7):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