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干眼症:被忽视的视力 “隐匿杀手”

来源: | 作者:悦家 | 发布时间: 2025-08-07 | 1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电子设备充斥生活的今天,儿童干眼症的发病率正悄然攀升,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视觉健康,然而许多家长却对这一问题知之甚少。

一、儿童干眼症的危险因素

 

(一)眼部局部因素

 

睑缘结构和睑板腺功能异常是儿童干眼症的重要诱因。睑板腺负责分泌泪膜脂质,若其功能障碍,会导致泪膜脂质分泌减少,泪液蒸发加速,进而引发干眼症状。此外,过敏性结膜炎和睑缘炎等慢性炎症也会破坏泪液稳态,使干眼症状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二)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的儿童在用眼过程中,睫状肌调节力度增加,频繁瞬目会干扰泪膜分布,缩短泪膜破裂时间(BUT),增加干眼症风险。病理性近视患者泪膜稳定性更差,且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可能影响泪液循环和分布,干扰眼表微环境稳定。

(三)全身性疾病

 

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罕见的先天性疾病通过不同机制影响泪液分泌和稳定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损伤泪腺和睑板腺,糖尿病则会引起神经和微血管病变,干扰泪液分泌和泪膜稳定性。

 

(四)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

 

长时间使用数字设备会降低眨眼频率,导致泪液涂布减少、泪膜脂质层变薄和泪液蒸发加速。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低湿度、高温、紫外线辐射、空气污染等都会对儿童眼表健康造成威胁。挑食导致的营养素缺乏也会使泪液质量下降,引发干眼症状。

 

二、儿童干眼症的视觉质量评估指标

 

(一)目标散射指数(OSI

 

OSI 能量化眼睛内部光散射程度,反映光线透射效率。较高的 OSI 指示光散射强,与泪膜稳定性降低和视觉质量下降相关。泪膜稳定性减弱与 BUT 缩短相关,会导致 OSI 升高。

 

(二)功能性视力(FVA

 

FVA 能检测传统视力测试未捕捉到的细微变化,对于识别眼表微小异常和评估视觉质量至关重要。其测量系统简便、非侵入、高灵敏,可有效综合评估视觉功能。

 

三)调制传递函数(MTF

 

MTF 是评价光学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量化系统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传递效率。干眼症患者的泪膜动态变化会影响 MTF,进而影响视觉质量,但仅靠 MTF 无法全面评估儿童干眼症,需结合其他诊断工具。

 

三、常规临床诊疗的局限性

儿童干眼症诊断面临诸多挑战,因患儿难以准确表述症状,现有诊断标准多基于成年人,依赖主观症状报告,可能不适用于儿童。问卷调整虽能部分解决问题,但完成需更多时间和家长协助。传统临床检查方法也存在局限性,专科检查困难且临床表现多变。因此,开发针对儿童的诊断方法、引入客观评估指标、提升眼科医生对儿童干眼症特点的认识,对优化临床诊疗意义重大。

 

四、小结

儿童干眼症发病率逐年升高,不同地区患病率存在差异,且缺乏标准化评估指标。视觉质量评估能提供泪膜稳定性和光学质量的客观衡量标准,有助于诊断儿童干眼症、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观察疗效,弥补传统方法不足,提高诊断准确性。未来研究应聚焦研发更具体、灵敏的评估指标,以优化诊疗流程,降低视力损害风险。家长应关注孩子用眼习惯和眼部健康,减少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合理搭配饮食,可以选用一些安全有效的护眼产品进行防护,比如佩戴儿童湿房镜,采用眼部清洁、冷敷、热敷、雾化等方式进行眼部护理,此外,定期带孩子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眼部问题,也是预防和治疗儿童干眼症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儿童干眼症危险因素与视觉质量评估的研究进展。